中国古代史论文_孙吴宗室墓葬的考古学研究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简史
一、考古材料发现
二、考古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孙吴宗室墓葬形制与等级
第一节 墓葬形制
一、多室墓
二、双室墓
三、单室墓
第二节 墓葬等级与墓主身份推定
第三节 汉晋贵族墓葬变迁
第三章 孙吴宗室墓葬时空分布与疆域经略
第一节 孙吴宗室墓葬的分期
一、孙吴早期
二、孙吴中期与中晚期
三、孙吴晚期至西晋初年
第二节 孙吴宗室墓葬分布与疆域经略
一、草创江东
二、西征荆州
三、迁都建业
第四章 孙吴宗室墓葬的空间性研究
第一节 墓区分布与家族墓地
一、墓区分布
二、家族墓地
第二节 墓葬内部空间
一、整体空间观念
二、祭祀空间
第五章 结语
附录 孙吴宗室墓葬发掘情况一览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文章摘要:孙吴宗室墓葬研究在此前学术界的关注度较低,原因在于可供研究的资料较少,特别是缺乏孙吴早期宗室墓葬的考古材料。如今安徽马鞍山“天子坟”孙吴墓和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三国孙吴墓的考古发掘工作为孙吴宗室墓葬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新材料,填补了孙吴早期宗室墓葬资料的空白。本文通过对目前考古发掘的十二座孙吴宗室墓葬进行系统梳理,概括孙吴宗室墓葬形制与墓主身份、等级的对应关系,考察汉晋贵族墓葬变迁轨迹;同时探讨孙吴宗室墓葬时空分布与孙吴疆域经略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墓葬外部空间与墓葬内部空间两个角度讨论孙吴宗室墓葬的空间性问题。希望本文能够为孙吴宗室墓葬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向,为孙吴墓葬文化研究这一课题增加一些新的研究内容,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孙吴政权的丧葬制度与社会文化。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对研究简史进行回顾,包括孙吴宗室墓葬资料的发表、孙吴宗室墓葬综合性研究、墓主身份探讨、分期分类研究、地域性研究以及疆域经略政区变迁研究;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十二座孙吴宗室墓葬进行型式划分,分为多室墓,双室墓,单室墓三类,其中多室墓根据耳室多寡与位置细分为三型三亚型;在形制划分基础上探讨孙吴宗室墓葬的等级,将目前发现的孙吴宗室墓葬分为宗室王、列侯或将军等重臣、王侯家族成员三个等级,同时简要探讨了墓主身份;分析梳理汉至西晋时期贵族墓葬的文化因素,探讨汉晋贵族墓葬文化的变迁。第三章总结了十二座孙吴宗室墓葬的早晚关系与时空分布规律,结合孙吴政权成立以来疆域经略与政治、军事中心频繁转移的路线,探讨孙吴宗室墓葬分布与政权中心转移的内在联系。第四章对孙吴宗室墓葬的墓葬空间进行梳理,探讨“汉制”与“晋制”转变过程中墓葬空间方面的表现及孙吴墓葬文化所发挥的承上启下作用。宏观角度,通过梳理孙吴宗室墓葬的选址及周边孙吴贵族墓葬,总结孙吴家族墓地的选址思路与排葬规律;微观角度,通过考察孙吴宗室墓葬随葬器物的出土位置,探讨随葬器物分区和墓室结构共同构建礼仪空间的象征功能。对墓内祭祀设施与祭器组合进行梳理总结,归纳两汉至东晋南朝时期墓内祭祀空间形式与内涵的转变。第五章是结语部分,对上述各章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7272/d.cnki.gshdu.2020.003074
论文分类号:K878.8;K236.3